斜槓人生|2020教檢通過準備心得

Una Wu
7 min readAug 17, 2020

--

這篇文章希望可以讓準備未來教檢的學弟妹們、追蹤我medium的朋友們以及在茫茫網路大海找到這篇文章的你在未來準備教檢上有一些方向及幫助。

本篇文章將會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1) 關於教檢這件事

(2) 教檢準備期間

(3) 關於各科準備

(4) 考前一周+考試當天碎碎念

關於教檢這件事

我是一個普通的師範大學師培生,同時輔系,兩年修完教程(不包含系上專業課程),不擅長背誦,教程課基本上以輕鬆無壓力為大宗,幾乎都選沒有期中期末的課,實際準備教檢時程為3.5個月,中間沒有任何戒斷手遊、追劇等任何休閒活動。

以下就是我準備教檢的時程表,大家可以看一下,雖然我是2月中才開始備考,但是我在去年暑假就大致規劃好讀書的計畫,所以在準備的時候還滿輕鬆的!也不至於太過慌張。

這是我近1年的大致行程

考完教檢之後的日子真的過得特別快樂,直到放榜前幾天才赫然想起這件事,還好最後快樂通過(灑花)

教檢準備期間

我在準備教檢的過程中,使用到的資源如下:

  • Sharon筆記 (主要input)
  • 阿摩題庫(寫考古/主題式複習/最後一個月買詳解卡)
  • 若云筆記 (簡單複習用)
  • 大滿貫國文總複習
  • 沒有用任何專書

然後這是我準備的過程,都有確實執行:

2月中到3月中: 中等課程發展、歷屆考古題不含手寫(108~104)、參加校內模擬考

3月中到4月中: 教育原理、歷屆考古題不含手寫(104~99)、參加校內模擬考

4月中到5月中: 青少年發展輔導、參加校園模擬考、大滿貫國文總複習

5月中到6月中: 統整圖表、歷屆考古題手寫(108~100)、法規、大滿貫國文總複習、12年國教總綱

關於各科準備

那我們就分科來分享一下備考重點吧!

中等課程與原理(77/100): 這個是我覺得CP值滿高的一個科目,只要好好投資,絕對不會虧待你。我的選擇題只錯2題,手寫拿了21分(雖然今年的手寫題有兩題真的滿難的,所以這成績比我想像中的高)

那我在這邊跟大家說明一些課程這科重要的概念: 12年國教/教學法/班級經營,這三個大概念都還滿硬的,但是讀熟之後幾乎就無所不能,手寫題素材get!

然後今年手寫題目出了一個超靠北(?)的部分(考完在Dcard上看到超多人崩潰),就是關於教科書的特質之類的題目,對我而言其實覺得雖然不好寫,但是不會一看到就覺得絕望什麼的,這時候先靜下心想一下,然後帶入上面提到的概念,這樣至少還是可以拿到一些分數。

青少年輔導與心理學 (65/100): 我必須先自首這科考成這樣真的很不應該,因為錯的好幾題真的不是不會,而是有夠大意才會這樣。這一科真的是最有投資報酬率的一個科目,推薦大家把他當最後一個科目讀,因為我認為這一科最適合拿來衝刺,只需要短短的時間就能掌握好考試重點,而問答題更是更好掌握,用「如果你是老師」以及「以前在學校的經驗」這兩個思維去進行解題的話,基本上你的分數就不會太低,所以盡可能的回想一下自己以前在學校的生活,進行解題,再搭配基本概念的知識,就可以輕鬆過關啦!

這一科重要的概念就是小團體形成歷程/輔導方法/三級預防,是需要多多加強的部分。

教育原理 (70/100): 今年這科我真的重重跌了一跤欸! (沒人想知道) 雖然在考前就知道這科是四科裡面最難的(當大家都說很難的時候XD),但是我沒想到今年教育原理中考了一堆教育社會學,但我偏偏就是放飛教育社會學(到底),所以有一堆題目我真的都是用猜的。所以在這邊真的就是勸世各位要準備教檢的朋友不要跟我一樣挑食,該讀的還是要讀。雖然考出來的成績還可以見人啦,但是其實也還滿驚險的。手寫題的的部分我覺得還好,就是題目要看清楚要你怎麼回答,不然就GG了。我今年在寫題目的時候就是寫到一半才驚覺自己看錯題目,沒有回答到「教育社會學」的原理,才趕快改掉之前的答案。這一科完全都在考基本功,所以該讀的還是要讀,該畫重點還是要畫,以上。

我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概念就是道德發展階段/制約/各種增強理論老實說都很重要啦,只是這三個概念是一定要搞清楚的,不只基本也很常考。

國文 (81/100): 我沒有想到今年國文這麼「不難」,基本上就是在考你的「閱讀素養」。我認為現在你應該每天閱讀2~3篇文章(主題不限),訓練自己的閱讀速度與能力。我認為該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現在的題目長度越來越長,你要能在一長串的文章迅速找到重點回答問題,這個能力是很重要的。基本功部分可以看自己的需求決定是不是要吃老本還是要衝刺一波,像我當時的想法就是拿來衝分的(完全不看好自己的教育原理XD),所以在考前一個月的時候有空就會看一下國文,看一下形音義跟成語這樣(投入約7分力就好)。作文的部分我認為可以練近3年的考古題,寫一下手感就好,訓練自己在一定的時間內寫到一定的篇幅(我是抓30~35行,實際考試寫了34行),看一下出題趨勢跟練習「解題」。以今年的題目「潤雨無聲」為例: 你要先定義背後的涵義,再決定是否要融入生活,最後是定調整個文章走向。

那我的想法就是,四科重要度:

教原>課程>青輔>國文

我自己讀的時間:

課程>教原>國文>青輔

以上就是我的四科備考的經驗,那現在我們就來稍微來聊一下考前的心態吧!

考前一周+考試當天碎碎念

我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每逢大考就會緊張到心跳超快,暫時進不到狀況內。所以我都會盡量「催眠自己」,說自己已經well prepared了,不管考什麼都可以寫得出來,只要60分就可以過了。

考前也必須要擬定自己的「作答策略」,例如說自己選擇題要寫多久,非選題要寫多久,都必須設下一個界線,時間到了就要立即移動到下一個段落。像我自己是一定要讓手寫有60分鐘可以寫(一題15分鐘),選擇題不會就先跳過,手寫寫完再回去處理。你也可以想想自己該怎麼設定自己的作答策略。想好之後可以實際在讀書時執行個幾次,看看這個作答模式適不適合你,需不需要做調整。

在考前請盡量避免太多的咖啡因暫時先不要碰咖啡、茶,你需要正常的作息,如果有太多的咖啡因干擾真的先不要。然後作息也盡量照著當天考試的日程走(畢竟要考一整天,體力要有),不要睡到太陽曬屁股了再起床,飲食部分不要太油膩。

然後考前一天我與朋友先到考場附近住宿,這樣隔天去考試的時候心境上就會比較平靜,不會因為交通問題而煩惱,該花的錢還是要花,花錢買心安很值得(?),同時也能先熟悉考場周圍環境。考試當天的午餐我自己是建議先買個麵包放著,就可以在中午休息的時候不浪費時間人擠人買午餐,選個喜歡的考場角落慢慢吃、慢慢休息。

考試當天我真的不意外的超級緊張,寫完教育原理默默難過了一下,下午寫青發的時候還差點睡著(有夠母湯),還記得考完最後一科的時候結果外面就下雨了...(?)

最後,就是希望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後可以擬訂出「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能順利準備教檢、通過教檢!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可以給我1~3個claps,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可以給我5~10個claps,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其他人的話,可以幫我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其他人!

如果你喜歡像這樣的文章,也歡迎追蹤我的Medium!

如果你有任何相關問題,也可來信至unawu1010@gmail.com

(Ps. 敝人我今年作文拿了29分,雖然沒有特別高但也還行,如果要幫忙看作文的話也是可以寫信給我啦)

那我們就下篇文再見了!

--

--

Una Wu
Una Wu

Written by Una Wu

現職商業分析師👩‍💼、不定期分享職場、校園的 #娜些小事,若有任何問題 、演講、合作歡迎來信 unawu1010@gmail.com

Responses (1)